期刊简介

               《实用中医药杂志》是在已故世界著名科学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卢嘉锡教授亲自指导下,由新兴的直辖市——重庆市创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优秀学术月刊。本刊从实用出发,以临床实践的学术研究和成果推广为重点,同时兼顾医药评介,提供医药开发、应用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和资料,主要刊登与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报道及学术研究有关的文论,辟有:《论著》、《观察与研究》、《临床报道》、《非药物疗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药外用》、《老中医经验》、《证治集粹》、《证治探讨》、《中医护理》、《新药展示》、《医生评药》、《神州药房》、《诊疗警示》、《医师笔谈》、《民间医生》、《临床护理》、《医院管理》、《中医保健》、《综述》、《杏林人物》、《杏林新秀》等20多个主要栏目。杂志具有实用、新颖、兼蓄、多彩的特色,已成为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的中医畅销杂志之一。现发行面已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并辐射到美国、日本、马来西亚和台湾、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稳居全国前列。本刊大16开,彩色精印,2010年为72页,每期订价5.50元。半年价33.00元,全年价66.00元。邮发代号78-100,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0-1056/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4-2814。全国各地邮局均可预订,脱订者也可直接向杂志编辑部办理邮购。刊社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太平洋广场B座14-7。邮编:400015。联系电话:023-63736801(编辑部)、63846413(广告部)、63720745(办公室/传真)。凭订阅单复印件投稿,同等条件优先选用。欢迎各医药单位、院校、厂家刊登宣传品和广告,有关事项请电话联系(023-63846413)。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出版部门: 《实用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281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56/R

邮发代号: 78-10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重庆市优秀期刊(97)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实用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 国际刊号:1004-2814
  • 国内刊号:50-1056/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重庆市优秀期刊(97)
  • 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实用中医药杂志介绍

               《实用中医药杂志》是在已故世界著名科学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卢嘉锡教授亲自指导下,由新兴的直辖市——重庆市创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优秀学术月刊。本刊从实用出发,以临床实践的学术研究和成果推广为重点,同时兼顾医药评介,提供医药开发、应用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和资料,主要刊登与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报道及学术研究有关的文论,辟有:《论著》、《观察与研究》、《临床报道》、《非药物疗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药外用》、《老中医经验》、《证治集粹》、《证治探讨》、《中医护理》、《新药展示》、《医生评药》、《神州药房》、《诊疗警示》、《医师笔谈》、《民间医生》、《临床护理》、《医院管理》、《中医保健》、《综述》、《杏林人物》、《杏林新秀》等20多个主要栏目。杂志具有实用、新颖、兼蓄、多彩的特色,已成为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的中医畅销杂志之一。现发行面已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并辐射到美国、日本、马来西亚和台湾、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稳居全国前列。本刊大16开,彩色精印,2010年为72页,每期订价5.50元。半年价33.00元,全年价66.00元。邮发代号78-100,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0-1056/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4-2814。全国各地邮局均可预订,脱订者也可直接向杂志编辑部办理邮购。刊社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太平洋广场B座14-7。邮编:400015。联系电话:023-63736801(编辑部)、63846413(广告部)、63720745(办公室/传真)。凭订阅单复印件投稿,同等条件优先选用。欢迎各医药单位、院校、厂家刊登宣传品和广告,有关事项请电话联系(023-63846413)。                

本刊栏目设置
图片新闻、论著、观察与研究、临床经验交流、中西医结合、非药物疗法、方药外用、老中医经验、临证心得、证治集粹、临床护理、综述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重庆市优秀期刊(97)
实用中医药杂志投稿须知

实用中医药杂志社征稿要求

  1. 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真实、逻辑严谨、文字准确、语句通顺。

  2. 投稿请使用word格式,并请在“邮件主题”里注明论文的标题和姓名,《实用中医药杂志》每篇文章3000~8000字为宜。文章应附有100~300 字的摘要(摘要不能和正文中的某一段相同),3~6个关键词,注释和参考文献统一排在文尾。并在正文中使用的参考文献(先后顺序)用数字加方括号标出(正文)。

  3. 来稿中请注明标题、作者、单位、单位省市、邮编。

  4. 本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快时间内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文章创新性的说明。

  5.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标点符号使用准确;表格设计合理,推荐使用三线表;图片清晰,注明图题图号。

  6. 严禁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否则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

  7. 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编辑、修改以及删减,如果作者有特殊要求,请在稿件中注明。

  8. 投稿时请您留下您的通信地址、邮编及联系电话,以方便邮递样刊。

期刊引用
实用中医药杂志影响因子
实用中医药杂志发文量
实用中医药杂志总被引频次
实用中医药杂志往期文章
  •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癜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对酪氨酸酶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复方首乌蒺藜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检测两组血液标本中酪氨酸酶水平.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56%,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酪氨酸酶水平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中......

    作者:刘丛林;孙琦巍;李书云;孙右才 刊期: 2018- 11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溃疡举隅

    1996年以来,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溃疡48例,效果较好,举例如下.......

    作者:王福仁 刊期: 2008- 09

  •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48例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退黄汤口服.结果:血清胆红素降至102.6μmol/L以下所需时间,治疗组(4.6±3.0)d、对照组(6.4±4.8)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作者:马森林;宋芳 刊期: 2010- 06

  • 中药免煎颗粒剂与传统饮片治疗偏头痛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中药免煎颗粒剂与传统饮片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86例分为免煎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用桃红四物汤,免煎组用中药免煎颗粒剂治疗,对照组用传统饮片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免煎组观察指标明显优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免煎组93.0%、对照组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免煎颗粒剂治疗偏头痛效果更好.......

    作者:和殿峰 刊期: 2017- 05

  •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热治疗观察

    2006年5月~2008年5月,我们对6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发热患者用抗生素加清开灵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邵世文 刊期: 2009- 02

  • 红藤败酱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84例

    笔者用红藤败酱汤加减内服并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8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凤竹 刊期: 2007- 10

  • 甲蛭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112例

    2000年6月~2002年6月自拟甲蛭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112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刘超;贾作福 刊期: 2003- 04

  •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消化性溃疡52例观察

    笔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金强 刊期: 2008- 09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70例

    笔者自1997年1月~11月,对喘息性支气管炎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思玲 刊期: 2003- 05

  • 竹叶石膏汤临证应用举隅

    笔者用仲景之竹叶石膏汤治疗伤寒和恙虫病之高热不退或余热不尽者,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1副伤寒合并眩晕案孔某,女,38岁,2001年7月23日初诊。患者因高热,恶心,纳差4天,入院治疗2天。肥达氏试验:副乙B1:160,血常规:WBC6.2×109/L,HGB12.3g,PLT144×109/L。大便常规有粘液,隐血(++)。给……......

    作者:王新元 刊期: 2002-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