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实用中医药杂志》是在已故世界著名科学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卢嘉锡教授亲自指导下,由新兴的直辖市——重庆市创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优秀学术月刊。本刊从实用出发,以临床实践的学术研究和成果推广为重点,同时兼顾医药评介,提供医药开发、应用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和资料,主要刊登与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报道及学术研究有关的文论,辟有:《论著》、《观察与研究》、《临床报道》、《非药物疗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药外用》、《老中医经验》、《证治集粹》、《证治探讨》、《中医护理》、《新药展示》、《医生评药》、《神州药房》、《诊疗警示》、《医师笔谈》、《民间医生》、《临床护理》、《医院管理》、《中医保健》、《综述》、《杏林人物》、《杏林新秀》等20多个主要栏目。杂志具有实用、新颖、兼蓄、多彩的特色,已成为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的中医畅销杂志之一。现发行面已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并辐射到美国、日本、马来西亚和台湾、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稳居全国前列。本刊大16开,彩色精印,2010年为72页,每期订价5.50元。半年价33.00元,全年价66.00元。邮发代号78-100,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0-1056/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4-2814。全国各地邮局均可预订,脱订者也可直接向杂志编辑部办理邮购。刊社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太平洋广场B座14-7。邮编:400015。联系电话:023-63736801(编辑部)、63846413(广告部)、63720745(办公室/传真)。凭订阅单复印件投稿,同等条件优先选用。欢迎各医药单位、院校、厂家刊登宣传品和广告,有关事项请电话联系(023-63846413)。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8-31 14:34:27

1.jpg

1.总则

  未在其他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过,不涉及国家机密、署名无争议,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权利。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和可读性,力求重点突出,论点明确,资料详实,数据可靠,结构严谨,写作规范,表达准确,文字精炼。一般不少于5000字。来稿若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省部基金项目,请在文稿中标明其基金来源和编号,我刊对基金项目支持的文章或者重大研究成果,可以优先审核发表。

  2.题名

  恰当、准确、简明、清楚的反映论文全部重要信息,尽可能将表达核心内容的主题词放在题名开头,保证检索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慎用缩略语、特殊符号、疾病例数等。忌过短丢失重要信息(如随机试验),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本刊不设副标题。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含义保持一致。

  3.作者和单位

  每篇文章需附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职称,学历,职务,研究方向,联系方式等],如有通讯作者也需提供其简介。所有作者应提供姓名和单位(含科室和邮编),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贡献的大小顺序排列,一般不超过8位,其余人员可于文末致谢。投稿后作者署名及顺序不得随意变更。本刊不排并列作者。

  4.摘要

  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不用公式和化学结构式、图表、特殊符号等。表达力求简单,不空泛,术语规范,一般400字符内。适当强调本次研究的创新、重要之处,不使用评价性语言。指示性摘要是使用简洁的文字,准确客观的将作者对该文章的内容做个概括性的表述,具有高度浓缩性以及独立性。

  5.关键词

  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为了便于检索,一般应选取稿件中的关键性词组,避免使用较宽泛的词(例如:有机化合物,生态科学,等等),数量要适中,3-8个。

  6.正文

  6.1前言:交代本研究历史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需解决的问题,重点阐述本研究创新点。忌套话、空话,不需详述历史过程,不涉及本次研究的数据和结论。避免和摘要雷同。

  6.2研究对象:需阐明研究或观察对象的选择,包括入选和排除标准、试验对象的来源,基本资料包含患者年龄、病程、体重、性别、疾病分类或分级等。年龄和性别涉及到研究目的时,应特别说明。临床研究应确定有无可比性(每组样本数≥20例以上);所有程序是否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家属是否知情同意。

  6.3技术方法:介绍研究方法,治疗方法需具体,应注意用药频次、剂量、给药途径和疗程等。个人创造的方法和使用的仪器(在括号中注明型号、生产单位等,无需描述原理)需提供具体的步骤细节,以便他人可重复试验而得到类似的结果。准确说明所用药物和化学试剂的通用名、批号、生产单位等。

  6.4统计学:详细描述统计学方法,尽可能定量描述结果,应对统计学术语、缩略语及符号进行注解。说明所使用的统计学软件。统计学符号一律使用斜体表示,注意区分英文大小写。本刊样本数一律使用小写“n”(英小斜)表示。注意统计学的正确表达,例如:结果有统计学差异。

  6.5结果:一般由主要(重要)到次要(不重要)的逻辑顺序描述结果,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对研究结果的原始数据要客观、准确的列出,文字只强调和概述重要的观察结果。如文字表述冗长繁琐,建议以图表表述,文字和图表内容不可重复。图表切忌过多,选用能说明和支持结论的图表。表格数据过多,可用曲线图展示。注意统计学的正确表述。

  6.6讨论:着重讨论研究中的创新和重要发现,以及由此得到的结论,避免详尽的描述引言与结果数据部分。对于实验研究,应简要的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探讨可能的机制及解释,与其它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本次研究的局限,得出下一步研究的启示和临床意义。推理要严密、逻辑合理,避免研究数据不足而妄下断言、扩大应用价值及得出不足以支持的结论。避免讨论部分涉及前文不曾指出的新事实。避免使用“首次发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等评价语句。如理由充分,可提出新的假说,但应实事求是。

  6.7标题层次:使用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分级连续编号的国际层次序号表示法,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相隔,末位数字不加点号,一般不宜超过4层。

  6.8计量单位:参考国务院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以单位符号表示,并采用国际单位制并遵照国家有关量和单位的标准(GB 3100-93,GB 3102-93)。以百分比表示时,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中药计量单位,1钱以3 g计,1两以30 g计(引用的不需换算)。

  6.9图与表:图表力求少而精,且其内容不与文字内容重复。表格使用三线表,设计规范,相同参数数据一致;照片像素不低于300 dip,同一篇稿件中亮度和对比度需统一。如涉及到人,请征得本人同意,且遮盖可辨认的部分;病理图片应注明染色方法以及放大的倍数。图表均应含图序(表序)、图题(表题)和图注(表注)。

  6.10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信息齐全(作者,标题,出处,年,卷、期、页码等)。作者亲自阅读的近5年公开发表的文献。参考文献需在正文中的标注,且和文后的文献顺序一致。同一处引用的文献数量不超过4条。引用已被期刊接受但尚未发表的文献,应注明“正在印刷”或“即将出版”;作者应获取引用此类文章的书面同意材料及文章已被接受发表的证明材料。论著引用数量不少于20条;综述引用数量不少于30条,三次文献不能反映原创性工作,尽量不引。慎用书籍、会议类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