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实用中医药杂志》是在已故世界著名科学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卢嘉锡教授亲自指导下,由新兴的直辖市——重庆市创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优秀学术月刊。本刊从实用出发,以临床实践的学术研究和成果推广为重点,同时兼顾医药评介,提供医药开发、应用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和资料,主要刊登与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报道及学术研究有关的文论,辟有:《论著》、《观察与研究》、《临床报道》、《非药物疗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药外用》、《老中医经验》、《证治集粹》、《证治探讨》、《中医护理》、《新药展示》、《医生评药》、《神州药房》、《诊疗警示》、《医师笔谈》、《民间医生》、《临床护理》、《医院管理》、《中医保健》、《综述》、《杏林人物》、《杏林新秀》等20多个主要栏目。杂志具有实用、新颖、兼蓄、多彩的特色,已成为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的中医畅销杂志之一。现发行面已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并辐射到美国、日本、马来西亚和台湾、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稳居全国前列。本刊大16开,彩色精印,2010年为72页,每期订价5.50元。半年价33.00元,全年价66.00元。邮发代号78-100,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0-1056/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4-2814。全国各地邮局均可预订,脱订者也可直接向杂志编辑部办理邮购。刊社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太平洋广场B座14-7。邮编:400015。联系电话:023-63736801(编辑部)、63846413(广告部)、63720745(办公室/传真)。凭订阅单复印件投稿,同等条件优先选用。欢迎各医药单位、院校、厂家刊登宣传品和广告,有关事项请电话联系(023-63846413)。
九部委联袂调整职称评审准则,专利数量不再是主要依据!高校老师面临新挑战:核心期刊版面竞争激烈,职称评定路更坎坷
时间:2024-06-07 09:48:32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携手中央宣传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商务部、海关总署以及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这一重大举措明确指出,在涉及专利的各类人才评价、机构评估、项目评审、企业认定、职称评定以及高校评价等工作中,不得将专利申请数量、授权数量等单一指标作为主要评价标准。
▲国知局官网截图详细展示了该方案的全文,可供公众下载查阅。
这一消息迅速在职称评定圈内引起了广泛讨论。不少高校老师纷纷表示担忧:“专利申请受限,以后评职称岂不是难上加难?核心期刊的版面有限,竞争岂不是更加激烈?”
事实上,专利申请的困境并非空穴来风。自2023年以来,专利申请频频遭遇挑战,授权难度增加,非正常申请比例居高不下。尤其是发明专利,作为职称评定中的热门选择,其申请难度已逐渐波及到企业单位及985高校,预计到年底,几乎所有高校都可能面临专利申请被卡的风险。
据数据显示,中国高校(含港澳台高校)在2023年1-12月的专利公开量较2022年减少了2.7万件,虽然减少量在总数中占比较小,但对于高校老师而言,专利申请确实变得更加困难。以河南省为例,2023年高校专利授权量同比下降约17.36%,近半数高校专利持有量呈现下降趋势。
为何专利审查对高校申请人更为严格?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或许与高层管理机构的领导班子有关。他们在任职前曾在高校工作,深知高校专利虚假繁荣的现象,因此有意整顿高校专利申请,推动从数量竞争转向质量转化。
此前,高校对专利的认定普遍采用量化标准,如发明专利认定4分、实用新型专利认定3分等。然而,这种将科技生产与人才评定挂钩的做法,很容易陷入“多申请、盲申请”、转化率低下的误区。一些老师甚至通过简单的设计改动就轻松申请到外观专利,以此获取单位奖励、晋升职称等利益。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曾联合发布《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 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强调高校应停止对专利申请的资助奖励,逐步取消对专利授权的奖励,并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展专利申请前评估。
如今,随着国家九部门联合发文的出台,专利评价将迎来新的变革。虽然政策的执行效果不会立即显现,也不一定完全颠覆现有的评价体系,但这一举措无疑为高校职称评定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向。对于高校老师而言,申请专利仍是一个重要途径,但更需关注专利的转化情况和质量提升。同时,核心期刊的发表仍然是竞争中的关键门槛,老师们需在这一方面持续努力。
当然,与SCI评价体系不同,专利评价受国家政策的直接影响,未来或将更加注重质量而非数量。面对这一变革,我们或许需要保持观望态度,但同时也要积极适应新政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