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实用中医药杂志》是在已故世界著名科学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卢嘉锡教授亲自指导下,由新兴的直辖市——重庆市创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优秀学术月刊。本刊从实用出发,以临床实践的学术研究和成果推广为重点,同时兼顾医药评介,提供医药开发、应用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和资料,主要刊登与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报道及学术研究有关的文论,辟有:《论著》、《观察与研究》、《临床报道》、《非药物疗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药外用》、《老中医经验》、《证治集粹》、《证治探讨》、《中医护理》、《新药展示》、《医生评药》、《神州药房》、《诊疗警示》、《医师笔谈》、《民间医生》、《临床护理》、《医院管理》、《中医保健》、《综述》、《杏林人物》、《杏林新秀》等20多个主要栏目。杂志具有实用、新颖、兼蓄、多彩的特色,已成为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的中医畅销杂志之一。现发行面已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并辐射到美国、日本、马来西亚和台湾、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稳居全国前列。本刊大16开,彩色精印,2010年为72页,每期订价5.50元。半年价33.00元,全年价66.00元。邮发代号78-100,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0-1056/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4-2814。全国各地邮局均可预订,脱订者也可直接向杂志编辑部办理邮购。刊社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太平洋广场B座14-7。邮编:400015。联系电话:023-63736801(编辑部)、63846413(广告部)、63720745(办公室/传真)。凭订阅单复印件投稿,同等条件优先选用。欢迎各医药单位、院校、厂家刊登宣传品和广告,有关事项请电话联系(023-63846413)。                

口腔念珠菌病

时间:2024-12-04 17:30:23

口腔念珠菌病(oral candidiasis)是念珠菌属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口腔黏膜疾病。念珠菌性口炎是最常见的口腔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口腔念珠菌病分型尚不统一,可按病损特征及病变部位等分型,目前普遍采用Lehner (1966)提出的分型标准,即将口腔念珠菌病分为假膜型、萎缩型、增殖型念珠菌病及和念珠菌感染有关的疾病如正中菱形舌炎、念珠菌蜃炎等。

口腔念珠菌病种类较多,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为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又称雪口或鹅口疮(Thrush)。

念珠菌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在我国对新生儿鹅口疮的记载可追溯到《疡医大全》,“初生口内白屑满舌上”,以及《外科正宗》“满口皆生白斑雪片,甚至咽间叠叠肿起”。在国外很长一段时间里,将鹅口疮(thrush)与阿弗他(aphthae)相互混淆,直到18世纪才将鹅口疮从阿弗他中区分出来。19世纪末,由于某些从腐烂的蔬菜中分离出来的真菌与鹅口疮的病原体相关,因此,念珠菌属曾用过Monilia以及由此派生的moniliasis(念珠菌病)这两个术语。自从70余年前引入candidiasis这个名词,才使得这种致病酵母的分类归属得到澄清。由于英语单词后缀“osis”一般用于描述真菌感染,故为了强调真菌病和寄生虫感染的区别,用“candidosis”表述念珠菌病比“candidiasis”更符合逻辑。

口腔念珠菌(oral candidosis)是真菌——念珠菌属感染所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发生菌群失调或免疫力降低,而使内脏、皮肤、黏膜真菌感染者日益增多,口腔黏膜念珠菌病的发病率也相应增高。由于多种原因,医学真菌学的研究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进展缓慢。近年来,随着免疫缺陷病人增加,特别是艾滋病的广泛传播及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的应用,使真菌病患者大量增加,也使医学真菌学得到了迅速发展。

真菌(fungi)属真核生物,具有两层膜包围的核、线粒体等分化了的细胞器,并具有几丁质(chitin)和葡聚糖(glucan)等形成的厚的细胞壁。真菌界目前已归为生物分类4界(原核界、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系统之一,而致病性真菌是指能够以某种形式引起人或动物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真菌。真菌按其体细胞的基本形态可分为酵母(yeast)和霉菌(mould)两大类。酵母是由单细胞组成体细胞;霉菌的体细胞呈圆筒状,沿长轴方向延伸,形成丝状结构菌丝(hypha-ae),故又称丝状真菌(filament fungi)。这两类细胞均可以形成新的、游离的、可以发育成新个体的细胞,叫做孢子(spore)。孢子使菌体得以保存和繁殖。

酵母为球形,卵圆、椭圆或柠檬形的单细胞。直径2~20μm,平均3~5μm。有些表而带有荚膜,如新型隐球菌。其繁殖方式为芽殖(budding),少数为裂殖(fission)。有些酵母长出的出芽细胞沿长轴依次连接生长,形成菌丝样结构,称为假菌丝(pseudohypha),属于此种结构的酵母菌称为酵母样真菌(yeast-like fungi),如念珠菌。霉菌的基本形态为菌丝,宽1~10μm,是真正的丝状结构。按其横隔的有无可分为有隔菌丝(septate hypha)和无隔菌丝(aseptate hypha)。有隔菌丝可见于子囊菌、担子菌及半知菌;无隔菌丝仅见于接合菌。菌丝的顶端不断发育,边分枝边生长,形成网状,树枝状及束状的集合体,称为菌丝体(mycel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