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实用中医药杂志》是在已故世界著名科学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卢嘉锡教授亲自指导下,由新兴的直辖市——重庆市创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优秀学术月刊。本刊从实用出发,以临床实践的学术研究和成果推广为重点,同时兼顾医药评介,提供医药开发、应用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和资料,主要刊登与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报道及学术研究有关的文论,辟有:《论著》、《观察与研究》、《临床报道》、《非药物疗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药外用》、《老中医经验》、《证治集粹》、《证治探讨》、《中医护理》、《新药展示》、《医生评药》、《神州药房》、《诊疗警示》、《医师笔谈》、《民间医生》、《临床护理》、《医院管理》、《中医保健》、《综述》、《杏林人物》、《杏林新秀》等20多个主要栏目。杂志具有实用、新颖、兼蓄、多彩的特色,已成为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的中医畅销杂志之一。现发行面已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并辐射到美国、日本、马来西亚和台湾、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稳居全国前列。本刊大16开,彩色精印,2010年为72页,每期订价5.50元。半年价33.00元,全年价66.00元。邮发代号78-100,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0-1056/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4-2814。全国各地邮局均可预订,脱订者也可直接向杂志编辑部办理邮购。刊社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太平洋广场B座14-7。邮编:400015。联系电话:023-63736801(编辑部)、63846413(广告部)、63720745(办公室/传真)。凭订阅单复印件投稿,同等条件优先选用。欢迎各医药单位、院校、厂家刊登宣传品和广告,有关事项请电话联系(023-63846413)。
结膜炎
时间:2024-12-09 14:23:07
一、病因
结膜炎(conjunctivitis)是常见的眼病、其病因可归纳为两大类。
(一)传染性: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立克次氏体等所引起的结膜炎。可经空气、灰尘、水或污染的手、毛巾、用具等途径传染而来,也可由邻近组织的病变波及,如眼睑、泪器、角膜、眼眶等的炎症。
(二)非传染性:由机械性、物理性(热、辐射、电)、化学性(酸、碱)等物质的刺激而来,也可因过敏反应而引起,如泡性结膜炎、春季结膜炎、药物过敏性结膜炎等。
二、分类
按病情及病程的不同,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按病因可分为细菌性、衣原体性、病毒性、真菌性及变态反应性等。
三、临床表现
(一)自觉痒、烧灼、异物感。除非侵犯角膜,一般无剧疼。
(二)充血:睑、球结膜均充血,为结膜炎的主要体征,但必须与睫状充血鉴别,以免误诊。
结膜充血睫状充血
性质浅层结膜血管的充血状态深层前睫状血管的充血状态
部位以穹窿部最显著以角膜周围最显著
颜色鲜红紫红
形态血管呈网状,粗而弯曲,互相吻合,压迫褪色,可随结膜移动血管细直,不分支,不吻合,压迫不褪色,不随结膜移动
疾病见于结膜疾病见于角膜、虹膜睫状体、巩膜疾病及青光眼
(三)分泌物:急性炎症时,分泌物多为粘液、粘液脓性或膜性;慢性炎症时,则多呈丝状或泡沫状,附着在睑缘及眦部。
(四)水肿:炎症急剧者,可以出现球结膜水肿、出血、甚至眼睑红肿。
(五)乳头增生及滤泡形成:为长期慢性炎症的结果,睑结膜上皮组织增生,出现乳头肥大,如果结膜上皮下尚有淋巴细胞局限性聚集,呈半球形隆起,即为滤泡形成。
(六)耳前淋巴结肿大,病毒性者常引起此症,有压痛。
四、预防
(一)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不用手揉眼,不用别人的手帕,毛巾。
(二)集体卫生:提倡流水洗脸,当发现“红眼”患者时,应进行隔离,对患者用的面盆、毛巾可用开水烫及煮沸消毒。加强理发店、游泳池的卫生管理,公用毛巾要做到用一次消毒一次。如有“红眼”暴发性流行,游泳池应暂停开放。
(三)环境卫生:消灭苍蝇,改进防尘设备。
(四)加强卫生宣传:利用电视、广播,进行卫生宣传,教育群众自觉讲究卫生。
五、治疗原则
(一)治疗原则在于控制炎症,阻止其蔓延扩散,以局部用药为主。
(二)禁止包扎患眼,因包扎可使分泌物滞留,结膜囊内温度升高,有利于致病菌的繁殖。
(三)冲洗结膜囊。结膜囊内分泌物多者应清洁冲洗,常用的冲洗剂为生理盐水或3~4%硼酸溶液。
(四)防止健眼感染,两眼同时用药,先点健眼,头偏向患侧,勿使患眼分泌物流入健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