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实用中医药杂志》是在已故世界著名科学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卢嘉锡教授亲自指导下,由新兴的直辖市——重庆市创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优秀学术月刊。本刊从实用出发,以临床实践的学术研究和成果推广为重点,同时兼顾医药评介,提供医药开发、应用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和资料,主要刊登与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报道及学术研究有关的文论,辟有:《论著》、《观察与研究》、《临床报道》、《非药物疗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药外用》、《老中医经验》、《证治集粹》、《证治探讨》、《中医护理》、《新药展示》、《医生评药》、《神州药房》、《诊疗警示》、《医师笔谈》、《民间医生》、《临床护理》、《医院管理》、《中医保健》、《综述》、《杏林人物》、《杏林新秀》等20多个主要栏目。杂志具有实用、新颖、兼蓄、多彩的特色,已成为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的中医畅销杂志之一。现发行面已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并辐射到美国、日本、马来西亚和台湾、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稳居全国前列。本刊大16开,彩色精印,2010年为72页,每期订价5.50元。半年价33.00元,全年价66.00元。邮发代号78-100,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0-1056/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4-2814。全国各地邮局均可预订,脱订者也可直接向杂志编辑部办理邮购。刊社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太平洋广场B座14-7。邮编:400015。联系电话:023-63736801(编辑部)、63846413(广告部)、63720745(办公室/传真)。凭订阅单复印件投稿,同等条件优先选用。欢迎各医药单位、院校、厂家刊登宣传品和广告,有关事项请电话联系(023-63846413)。                

新规落地!购药小票带追溯码有何影响?

时间:2025-05-20 09:20:29

在当今的医药领域,一项重要的新规落地实施,那就是药店购药小票必须带有「追溯码」。这一新规的推行,无疑将对我们的购药体验以及药品监管产生深远的影响。

药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过去,虽然有一系列的监管措施,但药品在流通环节仍存在一定的风险。而「追溯码」的出现,就像是给每一盒药品都配上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证”。这个小小的追溯码,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它记录了药品从生产源头到销售终端的每一个关键环节。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购药小票上带有「追溯码」有着诸多好处。当我们在药店购买药品时,通过扫描小票上的追溯码,就能清晰地了解到药品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批次等详细信息。这让我们在使用药品时更加放心,不用担心买到假药或者过期药品。而且,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或者疑问,我们可以凭借追溯码快速追溯药品的来源,为保障自身权益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同时,这也促使我们在购药时更加谨慎,仔细查看药品的相关信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从药店的角度来看,这一新规虽然增加了一定的操作流程,但也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一方面,这有助于药店规范自身的药品管理。药店需要确保每一盒药品的信息准确无误地录入系统,保证追溯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药店的行业自律性,促使其严格遵守药品经营的相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当出现药品质量纠纷或者其他问题时,药店可以通过追溯码快速定位问题药品的来源,明确责任,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纠纷。

在整个药品监管体系中,「追溯码」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监管部门可以通过追溯码对药品的流通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某个批次的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召回问题药品,防止其在市场上继续流通,从而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同时,追溯码也为打击假药、劣药提供了有力的武器。通过对药品流通信息的追溯,可以及时发现和查处那些非法渠道流入市场的药品,维护药品市场的正常秩序。

新规的实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一些小型药店可能在技术和设备上存在困难,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来进行系统升级和人员培训,以适应追溯码的管理要求。此外,消费者对追溯码的认知和使用也需要一个过程。部分消费者可能不太清楚如何扫描追溯码,或者不知道其重要性,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和药店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和引导。

为了确保新规的顺利落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向消费者普及追溯码的知识,让消费者充分认识到追溯码的意义和作用。同时,对于药店,要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它们解决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药店购药小票必须带「追溯码」这一新规的落地,是药品监管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不仅保障了消费者的用药安全,规范了药店的经营行为,也加强了整个药品监管体系的有效性。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随着各方的共同努力,相信这一新规将不断完善,为我们的药品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