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实用中医药杂志》是在已故世界著名科学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卢嘉锡教授亲自指导下,由新兴的直辖市——重庆市创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优秀学术月刊。本刊从实用出发,以临床实践的学术研究和成果推广为重点,同时兼顾医药评介,提供医药开发、应用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和资料,主要刊登与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报道及学术研究有关的文论,辟有:《论著》、《观察与研究》、《临床报道》、《非药物疗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药外用》、《老中医经验》、《证治集粹》、《证治探讨》、《中医护理》、《新药展示》、《医生评药》、《神州药房》、《诊疗警示》、《医师笔谈》、《民间医生》、《临床护理》、《医院管理》、《中医保健》、《综述》、《杏林人物》、《杏林新秀》等20多个主要栏目。杂志具有实用、新颖、兼蓄、多彩的特色,已成为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的中医畅销杂志之一。现发行面已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并辐射到美国、日本、马来西亚和台湾、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稳居全国前列。本刊大16开,彩色精印,2010年为72页,每期订价5.50元。半年价33.00元,全年价66.00元。邮发代号78-100,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0-1056/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4-2814。全国各地邮局均可预订,脱订者也可直接向杂志编辑部办理邮购。刊社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太平洋广场B座14-7。邮编:400015。联系电话:023-63736801(编辑部)、63846413(广告部)、63720745(办公室/传真)。凭订阅单复印件投稿,同等条件优先选用。欢迎各医药单位、院校、厂家刊登宣传品和广告,有关事项请电话联系(023-63846413)。                

揭秘小儿清热利肺的3大联药方案!

时间:2025-05-20 09:51:04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尤其是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其中,小儿肺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常表现为发热、咳嗽、痰黄黏稠等症状,给患儿带来不适,也让家长们忧心忡忡。而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作为一款专门针对小儿肺热症状的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合理地联合使用其他药物,能够更好地缓解患儿的症状,促进病情的恢复。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的三种联合用药方案。

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与抗生素联用。当小儿肺热症状较为严重,且经医生诊断存在细菌感染时,如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等,可以考虑将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因为小儿肺热往往伴随着呼吸道炎症,而抗生素能够针对引起炎症的细菌进行杀菌或抑菌作用,从根源上控制感染。例如,对于常见的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引起的感染,像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这类抗生素就较为常用。此时,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可起到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作用,缓解患儿因感染导致的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与抗生素相辅相成,既能消除病因,又能减轻症状,加速患儿身体的康复。但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循医嘱,避免滥用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与抗病毒药物联用。在病毒感染引发小儿肺热的情况下,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感染,就需要将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与抗病毒药物联合起来。以磷酸奥司他韦为例,它对流感病毒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能够阻止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和传播。而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则可以针对病毒感染后机体出现的肺热症状进行治疗,改善患儿的身体状况。两者联用,一方面抗病毒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原体,另一方面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调节机体的内环境,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帮助患儿更快地战胜病毒,恢复健康。不过,抗病毒药物也有其适用范围和不良反应,家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与雾化吸入药物联用。雾化吸入是一种将药物分散成微小的雾滴,通过呼吸道吸入的方式,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的治疗方法。对于小儿肺热伴有喘息、气促等症状时,将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与雾化吸入药物联合使用,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如布地奈德混悬液,它具有局部抗炎作用,能够减轻呼吸道黏膜的充血、水肿,缓解喘息症状。与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联用时,口服药从整体上调节患儿的身体机能,清除肺热,而雾化吸入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局部,二者协同作用,内外兼治,快速有效地缓解患儿的呼吸困难、咳嗽喘息等症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在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时,家长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操作,注意雾化器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的这三种联合用药方案,分别针对不同的病因和病情,为小儿肺热的治疗提供了更全面、更有效的方法。但无论是哪种联合用药,都必须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家长切不可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对患儿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家长还要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做好护理工作,让患儿能够早日康复,健康快乐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