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实用中医药杂志》是在已故世界著名科学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卢嘉锡教授亲自指导下,由新兴的直辖市——重庆市创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优秀学术月刊。本刊从实用出发,以临床实践的学术研究和成果推广为重点,同时兼顾医药评介,提供医药开发、应用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和资料,主要刊登与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报道及学术研究有关的文论,辟有:《论著》、《观察与研究》、《临床报道》、《非药物疗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药外用》、《老中医经验》、《证治集粹》、《证治探讨》、《中医护理》、《新药展示》、《医生评药》、《神州药房》、《诊疗警示》、《医师笔谈》、《民间医生》、《临床护理》、《医院管理》、《中医保健》、《综述》、《杏林人物》、《杏林新秀》等20多个主要栏目。杂志具有实用、新颖、兼蓄、多彩的特色,已成为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的中医畅销杂志之一。现发行面已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并辐射到美国、日本、马来西亚和台湾、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稳居全国前列。本刊大16开,彩色精印,2010年为72页,每期订价5.50元。半年价33.00元,全年价66.00元。邮发代号78-100,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0-1056/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4-2814。全国各地邮局均可预订,脱订者也可直接向杂志编辑部办理邮购。刊社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太平洋广场B座14-7。邮编:400015。联系电话:023-63736801(编辑部)、63846413(广告部)、63720745(办公室/传真)。凭订阅单复印件投稿,同等条件优先选用。欢迎各医药单位、院校、厂家刊登宣传品和广告,有关事项请电话联系(023-63846413)。                

每晚一片!止鼾新疗法达 3 期终点

时间:2025-05-20 16:59:49

打呼噜,这一看似平常却可能暗藏健康隐患的现象,常常被人们忽视。它不仅影响自身的睡眠质量,还可能对身边人的休息造成干扰,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是身体发出的一种警示信号。而如今,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一种潜在的“first-in-class”口服疗法在 3 期临床中达到了主要终点,这意味着在对抗打呼噜的道路上,我们或许迎来了新的曙光,每晚只需一片药,就有可能减轻这一困扰。

打呼噜在医学上被称为鼾症,其成因较为复杂。鼻腔、咽喉部的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扁桃体肥大、腺样体增生等,都可能使呼吸道变窄,气流通过时产生共鸣引发打呼噜。同时,肥胖、睡眠姿势不佳、过度劳累、酗酒等因素也会导致或加重打呼噜的情况。长期的打呼噜可能会引起白天嗜睡、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还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存在一定关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在以往的治疗中,针对打呼噜通常采用多种方式。对于因鼻腔、咽喉部结构问题导致的打呼噜,手术是一种较为直接的治疗方法,但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等问题让一些患者望而却步。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PAP)是常见的非手术治疗手段,通过面罩输送一定压力的空气,保持气道通畅,然而,部分患者会因佩戴面罩不适或感觉憋气而难以坚持使用。口腔矫治器也是一种选择,但同样存在适应范围有限、佩戴舒适度等问题。

此次达到 3 期临床主要终点的潜在“first-in-class”口服疗法,无疑为打呼噜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希望。这种口服药物如果能够成功上市,将为众多打呼噜患者提供一种更为便捷、易于接受的治疗方式。患者在每晚睡前只需服用一片药物,就能有望减少打呼噜的发生,提高睡眠质量,这无疑是众多患者的福音。

从医学研发的角度来看,“first-in-class”意味着该药物属于全新的作用机制类别,是前所未有的创新。其在 3 期临床中达到主要终点,说明在严格的临床试验设计和大量的样本验证下,药物的有效性得到了初步证实。当然,临床试验是一个严谨且分阶段的过程,虽然达到了主要终点,但仍需要进一步观察药物的安全性、长期效果以及可能的副作用等情况。只有在全面评估后,确保药物的获益大于风险,才有可能真正走向市场,为广大患者服务。

这一研究成果的背后,是科研团队多年的努力和付出。他们深入研究打呼噜的发病机制,不断探索新的治疗靶点,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尝试,才开发出这样一种具有潜力的药物。同时,这也离不开众多参与临床试验的患者的积极配合,他们以自身的勇敢和对健康的渴望,为医学的进步贡献力量。

对于广大打呼噜患者而言,这一消息无疑是黑暗中的一丝曙光。然而,在期待药物上市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日常生活中的预防和调理。保持健康的体重、调整睡眠姿势、避免过度劳累和酗酒等,都是简单而有效的措施。即使未来这种口服药物投入使用,它也可能会与其他治疗方式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这种潜在“first-in-class”口服疗法在 3 期临床达到主要终点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事件。它让我们看到了解决打呼噜问题的新的可能,也为未来的医学研究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期待着这种药物能够早日完成所有临床试验环节,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为无数被打呼噜困扰的患者带来宁静的夜晚和健康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