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实用中医药杂志》是在已故世界著名科学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卢嘉锡教授亲自指导下,由新兴的直辖市——重庆市创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优秀学术月刊。本刊从实用出发,以临床实践的学术研究和成果推广为重点,同时兼顾医药评介,提供医药开发、应用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和资料,主要刊登与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报道及学术研究有关的文论,辟有:《论著》、《观察与研究》、《临床报道》、《非药物疗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药外用》、《老中医经验》、《证治集粹》、《证治探讨》、《中医护理》、《新药展示》、《医生评药》、《神州药房》、《诊疗警示》、《医师笔谈》、《民间医生》、《临床护理》、《医院管理》、《中医保健》、《综述》、《杏林人物》、《杏林新秀》等20多个主要栏目。杂志具有实用、新颖、兼蓄、多彩的特色,已成为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的中医畅销杂志之一。现发行面已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并辐射到美国、日本、马来西亚和台湾、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稳居全国前列。本刊大16开,彩色精印,2010年为72页,每期订价5.50元。半年价33.00元,全年价66.00元。邮发代号78-100,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0-1056/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4-2814。全国各地邮局均可预订,脱订者也可直接向杂志编辑部办理邮购。刊社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太平洋广场B座14-7。邮编:400015。联系电话:023-63736801(编辑部)、63846413(广告部)、63720745(办公室/传真)。凭订阅单复印件投稿,同等条件优先选用。欢迎各医药单位、院校、厂家刊登宣传品和广告,有关事项请电话联系(023-63846413)。                

夏季茶饮配方指南:天然草本帮你轻松过三伏

时间:2025-05-27 11:12:06

夏天就像个热情过头的朋友,太阳一晒,人容易心烦气躁,身子像灌了铅一样沉,喉咙还时不时冒火。这时候,一杯量身定制的草本茶饮,不仅能降温解暑,还能悄悄调理身体的小毛病。今天分享几款适合成年人和湿热体质者的茶饮,从清热解暑到安神助眠,对症喝准没错!

一、清热解暑茶:三伏天的“灭火器”

1. 荷叶扁豆饮

材料:鲜荷叶半张(干荷叶10克)、扁豆花5克、芦根10克、冰糖少许。

做法:荷叶剪碎,与扁豆花、芦根一起沸水冲泡,焖10分钟后加冰糖调味。

适合谁:一晒太阳就头痛、出汗多、小便发黄的人。鲜荷叶的清香能打开毛孔散热,扁豆花和芦根则像“小水管”,把体内热气顺着尿液排出去。

2. 西瓜翠衣凉茶

材料:西瓜皮(白色部分)200克、金银花5克、薄荷叶3片。

做法:西瓜皮切块煮水10分钟,加入金银花和薄荷叶,放凉后饮用。

适合谁:上火咽喉痛、口干舌燥的“暴躁星人”。西瓜皮在中医里叫“西瓜翠衣”,清热不伤胃,搭配金银花和薄荷,喝起来像给喉咙敷了片清凉贴。

二、祛湿健脾茶:给身体“抽湿机”加把劲

1. 四神茯苓茶

材料:茯苓10克、山药片10克、莲子10克、芡实10克。

做法:所有材料加水煮30分钟,滤渣后当茶喝。

适合谁:湿气重到舌苔厚、大便黏马桶的“懒人党”。茯苓和芡实像两把小刷子,一个负责刷走湿气,一个负责加固脾胃防线。

2. 藿香陈皮饮

材料:藿香5克、陈皮3克、炒薏米10克、生姜2片。

做法:薏米提前炒至微黄,与其他材料一起煮15分钟。

适合谁:食欲差、总感觉肚子胀的“没胃口星人”。藿香的香气能唤醒“罢工”的脾胃,炒薏米和生姜则像暖宝宝,中和了祛湿食材的寒性。

三、安神除烦茶:一键切换“静音模式”

1. 酸枣仁百合茶

材料:酸枣仁10克(捣碎)、干百合10克、茯苓5克。

做法:酸枣仁先煮20分钟,再加入百合、茯苓煮10分钟。

适合谁: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白天心慌气短的“失眠党”。酸枣仁是中医界的“天然安眠药”,百合和茯苓这对搭档则负责平息心火,喝起来像给大脑盖了层凉丝丝的云朵被。

2. 玫瑰合欢茶

材料:玫瑰花5朵、合欢花3克、枸杞10粒。

做法:所有材料沸水冲泡,加盖焖5分钟。

适合谁:压力大、动不动就发脾气的“易燃易爆人群”。玫瑰花和合欢花就像情绪调节师,一个疏肝解郁,一个安抚躁动的神经,枸杞则默默给身体充电。

喝前必看:这些禁忌别踩雷

孕妇慎用:比如薏米、益母草等可能影响胎气。

虚寒体质注意:清热类茶饮(如西瓜翠衣茶)可以加两片生姜调和寒性。

喝对时间:祛湿茶建议上午喝,借助阳气提升效果;安神茶适合睡前2小时饮用。

夏天喝茶就像给身体开窗通风,选对配方才能事半功倍。湿热体质的朋友可以每天换着喝,普通人每周喝3-4次就能感受到变化。如果症状严重,还是要及时找医生把脉开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