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实用中医药杂志》是在已故世界著名科学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卢嘉锡教授亲自指导下,由新兴的直辖市——重庆市创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优秀学术月刊。本刊从实用出发,以临床实践的学术研究和成果推广为重点,同时兼顾医药评介,提供医药开发、应用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和资料,主要刊登与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报道及学术研究有关的文论,辟有:《论著》、《观察与研究》、《临床报道》、《非药物疗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药外用》、《老中医经验》、《证治集粹》、《证治探讨》、《中医护理》、《新药展示》、《医生评药》、《神州药房》、《诊疗警示》、《医师笔谈》、《民间医生》、《临床护理》、《医院管理》、《中医保健》、《综述》、《杏林人物》、《杏林新秀》等20多个主要栏目。杂志具有实用、新颖、兼蓄、多彩的特色,已成为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的中医畅销杂志之一。现发行面已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并辐射到美国、日本、马来西亚和台湾、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稳居全国前列。本刊大16开,彩色精印,2010年为72页,每期订价5.50元。半年价33.00元,全年价66.00元。邮发代号78-100,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0-1056/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4-2814。全国各地邮局均可预订,脱订者也可直接向杂志编辑部办理邮购。刊社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太平洋广场B座14-7。邮编:400015。联系电话:023-63736801(编辑部)、63846413(广告部)、63720745(办公室/传真)。凭订阅单复印件投稿,同等条件优先选用。欢迎各医药单位、院校、厂家刊登宣传品和广告,有关事项请电话联系(023-63846413)。
藿香正气水:夏季健康防护多面手
时间:2025-06-16 15:48:14
盛夏时节,高温与潮湿交织,人体易受暑邪湿气侵袭,出现头晕胸闷、腹胀腹泻甚至皮肤湿疹等问题。此时,家中常备一瓶传统中药制剂藿香正气水,能有效应对多种季节性不适。这款由藿香、紫苏、白芷、生姜等十余味药材组方的经典成药,凭借其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核心功效,成为夏季健康防护的"多面手"。
排水湿:给身体装上除湿机
当雨季潮湿或空调房久坐导致头重如裹、四肢困倦时,藿香正气水中的苍术、厚朴就像天然干燥剂,通过促进汗液分泌和尿液排出,将滞留体内的"废水"导出。临床数据显示,其化湿效果在服药后2小时内即可显现,特别适合梅雨季节出现的关节酸胀、食欲不振等"湿气病"。对于南方常见的回南天墙壁渗水现象,不妨理解为人体同样需要这样的"防潮处理"——每日2次、每次10毫升的用量,相当于给内脏器官做了次深度除湿。
祛暑气:高温天的急救兵
烈日下突发头晕恶心等先兆中暑症状时,藿香正气水所含的广藿香醇能像消防栓降温般迅速调节体温中枢。其解暑机制类似给过热的发动机添加冷却液:紫苏叶发散表邪,生姜温中止呕,双管齐下缓解暑热引发的呕吐腹泻。建筑工、外卖员等户外工作者可随身携带,出现心慌气短时立即服用10毫升,配合阴凉处休息,预防热射病发生。需注意,对于已出现高热昏迷的重症中暑,应及时送医而非依赖本品。
缓解腹泻:肠胃道的调解员
夏季饮食不当造成的腹痛腹泻,本质是湿浊阻滞胃肠。藿香正气水中的陈皮、半夏如同经验丰富的调解员,能平息胃肠道的"混乱局面":一方面抑制肠道痉挛缓解疼痛,另一方面促进消化液分泌加速食物分解。研究显示,对生冷饮食或空调受凉引起的腹泻,按时服用3次/日的治疗方案,24小时内症状改善率达78%。好比处理水管淤堵,既要用白芷这样的"疏通剂"化解积滞,又需甘草充当"缓冲垫"保护肠黏膜。
缓解湿疹:皮肤科的天然药剂师
对于雨季高发的湿疹瘙痒,稀释后的藿香正气水(1克药液兑50克凉开水)可作为外用冲洗剂。其抗菌组分像智能识别系统,精准打击引发皮肤问题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而紫苏醛成分则形成保护膜减少抓挠损伤。典型案例显示,大腿内侧等易摩擦部位的红疹,经3天擦洗后渗出液减少率达62%。这种用法犹如给受损皮肤敷上"中药创可贴",但需避开眼周等敏感区域。
使用时的安全警示灯
虽然功效广泛,但藿香正气水含40%-50%乙醇,酒精过敏者服用可能引发喉头水肿等严重反应,这类人群应选择无酒精型制剂。孕妇服用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就像给胎儿环境投放"干扰信号",必须严格禁用。需特别提醒的是,与头孢类抗生素同服会产生双硫仑样反应,这种危险的"化学冲突"可能导致心悸休克。服药后驾驶车辆也可能因酒精含量达到酒驾标准。
家庭药箱的黄金搭档方案
在空调房与户外频繁进出时,建议搭配清凉油涂抹太阳穴增强解暑效果;海鲜宴席前30分钟服用可预防急性胃肠炎,相当于给肠道穿上"防污服";雨季可将药棉蘸稀释液放置衣柜,既防霉又营造草本清香。但需注意,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如同再好的清洁剂也不宜长期浸泡,避免破坏正常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