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实用中医药杂志》是在已故世界著名科学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卢嘉锡教授亲自指导下,由新兴的直辖市——重庆市创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优秀学术月刊。本刊从实用出发,以临床实践的学术研究和成果推广为重点,同时兼顾医药评介,提供医药开发、应用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和资料,主要刊登与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报道及学术研究有关的文论,辟有:《论著》、《观察与研究》、《临床报道》、《非药物疗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药外用》、《老中医经验》、《证治集粹》、《证治探讨》、《中医护理》、《新药展示》、《医生评药》、《神州药房》、《诊疗警示》、《医师笔谈》、《民间医生》、《临床护理》、《医院管理》、《中医保健》、《综述》、《杏林人物》、《杏林新秀》等20多个主要栏目。杂志具有实用、新颖、兼蓄、多彩的特色,已成为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的中医畅销杂志之一。现发行面已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并辐射到美国、日本、马来西亚和台湾、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稳居全国前列。本刊大16开,彩色精印,2010年为72页,每期订价5.50元。半年价33.00元,全年价66.00元。邮发代号78-100,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0-1056/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4-2814。全国各地邮局均可预订,脱订者也可直接向杂志编辑部办理邮购。刊社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太平洋广场B座14-7。邮编:400015。联系电话:023-63736801(编辑部)、63846413(广告部)、63720745(办公室/传真)。凭订阅单复印件投稿,同等条件优先选用。欢迎各医药单位、院校、厂家刊登宣传品和广告,有关事项请电话联系(023-63846413)。                

2025年全国执业药师考试报名启动

时间:2025-06-25 09:55:00

2025年全国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报名通道于今日上午9时正式开启。如同春耕时节播撒下的第一粒种子,这场覆盖药学专业人才的选拔将直接关系到全国40余万家药品零售企业、医疗机构及制药企业的专业服务能力建设。今年报考政策在延续专业性与规范性基础上,更凸显出精准适配行业需求的特点。

学历与经验双轨并行

报考人员需同时满足学历背景与实践经验两大核心条件。具体要求为:具有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者,或药学、中药学相关专业(包括化学、临床医学、生物科学等7个学科门类)本科学历者,需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从事相关工作满36个月。这条硬性标准如同三条稳固的支柱——专业知识储备、系统理论学习和实操经验积累,共同支撑起职业准入的门槛。值得关注的是,非全日制的继续教育学历同样获得认可,这为在职人员开辟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通道。

四大核心考区率先启动

本年度首轮报名覆盖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四个战略考区,这四个地区药品零售市场规模合计超过3800亿元,约占全国药品流通总额的35%。选择这些地区作为首批报考区域,既考虑到其完善的考试服务网络建设,也映射出监管部门强化重点区域专业人才储备的战略布局。以广东省为例,全省执业药师注册人数已突破12万,但相较于6.8万家零售药店的庞大体量,专业人才缺口仍维持在15%左右,这种供需矛盾正是本次考试扩容的重要驱动力。

报考流程实现云端贯通

数字化改革浪潮下,今年报名系统完成全面升级。考生需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完成"账号注册-信息填报-资格核验-缴费确认"四步标准化流程,整个过程如同搭建精密仪器般环环相扣。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工作年限计算规则:截止日期为2025年12月31日,在岗时间按周年计算,实习期、兼职经历等非正式工作时段不予累计。对于报考材料中涉及的《工作年限证明》,需加盖用人单位公章及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备案章,确保认证链条完整可追溯。

专业价值迎来政策加持

随着《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案落地,执业药师在处方审核、用药指导等环节的法定职责进一步强化。新规要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药学部必须配备3名以上执业药师,连锁药店每家门店至少保证1名在岗。这些刚性要求如同为行业发展装上了加速器,使得持证人员的平均薪酬在近三年保持9.2%的年均增幅。特别是在慢病管理、中药饮片等领域,具备专业资质的药师正在成为医疗机构与零售终端争抢的"稀缺资源"。

备考资源呈现多元供给

考生可通过官方渠道获取最新版《考试大纲》及《应试指南》,其中药事管理与法规科目更新内容达47处,涉及《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等10个新颁规章。备考策略方面,专家建议采用"三轮复习法":首轮建立知识框架(约需200小时),二轮重点突破(约150小时),三轮模拟实战(50小时),这种阶梯式推进方式如同为知识体系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药师协会推出的"云端自习室"已吸引28万考生注册,其智能错题分析系统可帮助考生精准定位薄弱环节。

站在"十四五"医药产业规划的中期节点,这场职业资格考试不仅是个体职业资格的认证,更是整个行业服务能力升级的重要契机。符合报考条件的专业人员应当把握政策窗口期,及时完成报名手续。特别提醒考生注意:资格审核采用"考前承诺+考后复核"双机制,任何虚假填报行为将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诚信档案库,其违规成本已从3年禁考期提升至5年。报名系统每日23:00至次日6:00进行数据维护,建议考生尽量避开高峰时段完成资料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