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实用中医药杂志》是在已故世界著名科学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卢嘉锡教授亲自指导下,由新兴的直辖市——重庆市创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优秀学术月刊。本刊从实用出发,以临床实践的学术研究和成果推广为重点,同时兼顾医药评介,提供医药开发、应用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和资料,主要刊登与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报道及学术研究有关的文论,辟有:《论著》、《观察与研究》、《临床报道》、《非药物疗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药外用》、《老中医经验》、《证治集粹》、《证治探讨》、《中医护理》、《新药展示》、《医生评药》、《神州药房》、《诊疗警示》、《医师笔谈》、《民间医生》、《临床护理》、《医院管理》、《中医保健》、《综述》、《杏林人物》、《杏林新秀》等20多个主要栏目。杂志具有实用、新颖、兼蓄、多彩的特色,已成为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的中医畅销杂志之一。现发行面已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并辐射到美国、日本、马来西亚和台湾、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稳居全国前列。本刊大16开,彩色精印,2010年为72页,每期订价5.50元。半年价33.00元,全年价66.00元。邮发代号78-100,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0-1056/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4-2814。全国各地邮局均可预订,脱订者也可直接向杂志编辑部办理邮购。刊社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太平洋广场B座14-7。邮编:400015。联系电话:023-63736801(编辑部)、63846413(广告部)、63720745(办公室/传真)。凭订阅单复印件投稿,同等条件优先选用。欢迎各医药单位、院校、厂家刊登宣传品和广告,有关事项请电话联系(023-63846413)。                

诺泰生物财务造假丑闻曝光

时间:2025-07-22 09:43:58

近年来,国内医药外包服务(CDMO)行业在创新药浪潮中快速崛起,而诺泰生物作为多肽类CDMO领域的“暴发户”,一度以亮眼财报成为资本宠儿。然而,2025年7月证监会的一纸罚单,揭开了这家企业光鲜外表下的财务造假丑闻——4740万元的巨额罚款、实控人1300万元个人处罚,以及高管团队集体受罚的结局,让行业哗然。更讽刺的是,这场涉及“虚增利润、隐瞒亏损”的造假行为,竟因未触及退市红线,仅让公司股票戴上“ST诺泰”的帽子便草草收场。

暴发户的崛起:风口上的“数据魔术”

诺泰生物的崛起堪称行业教科书。在多肽药物需求爆发的背景下,其凭借CDMO模式(通俗理解为“医药代工”)迅速扩张,2020年业绩甚至碾压同行翰宇药业等竞争对手。但细究其增长逻辑,却暗藏玄机:一方面,全球CDMO行业本就高度分散(龙头企业龙沙制药市占率仅6.6%),中小企业往往通过激进策略争夺市场;另一方面,诺泰生物通过“财务化妆术”将利润曲线人为拉高——例如,通过伪造生产数据夸大产能利用率,或延迟确认研发成本以美化报表。这种“数据魔术”虽短期内推高股价,却埋下了工艺验证不达标、客户投诉激增的隐患。

造假链条:从实验室到董事会的“默契游戏”

证监会的调查揭示了造假的三重路径:

1.生产端“偷工减料”:类似印度Brassica公司被FDA曝光的乱象(数据造假、无菌监测失效),诺泰生物为赶工期,在工艺验证阶段使用“不充分数据”强行放大生产规模,导致最终产品参数与实验数据严重不符。

2.财务端“寅吃卯粮”:通过提前确认合同收入、将研发费用资本化等会计手段,制造“虚假繁荣”。2021年其净利润已显疲态,但财报仍通过关联交易等手段维持增长假象。

3.管理层“系统性放任”:从实控人赵德中到多名高管,罚款名单暴露了造假并非个别人行为,而是自上而下的利益共谋。

行业暴雷:CDMO狂欢背后的“劣币困局”

诺泰生物事件折射出国内CDMO行业的集体焦虑。一方面,行业门槛低、竞争白热化(全球超600家企业混战),企业为抢订单不惜压缩合规成本;另一方面,监管滞后性让“数据注水”成为潜规则。这与国际巨头形成鲜明对比:龙沙、赛默飞等企业凭借严格的生产质量管理(如FDA的cGMP标准)建立壁垒,而国内部分企业却沉迷于“赚快钱”的捷径。

幸存者偏差:为何“不退市”反而更危险?

尽管ST诺泰侥幸逃脱退市命运,但其危机远未结束。参考FDA对Brassica的处置(要求聘请第三方顾问整改),诺泰生物很可能面临客户订单流失、国际资质审查等连锁反应。更值得警惕的是,当前A股对财务造假的惩戒力度(如罚款金额仅占造假利润零头)无异于“罚酒三杯”,变相鼓励了“赌徒心态”。

这场造假风暴不仅撕开了诺泰生物的“皇帝新衣”,更给整个CDMO行业敲响警钟——当资本狂欢掩盖技术短板,当短期利益凌驾合规底线,任何“暴发户神话”终将沦为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而对于投资者而言,或许该重新审视那些“增速惊人却说不清利润来源”的明星企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