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实用中医药杂志》是在已故世界著名科学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卢嘉锡教授亲自指导下,由新兴的直辖市——重庆市创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优秀学术月刊。本刊从实用出发,以临床实践的学术研究和成果推广为重点,同时兼顾医药评介,提供医药开发、应用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和资料,主要刊登与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报道及学术研究有关的文论,辟有:《论著》、《观察与研究》、《临床报道》、《非药物疗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药外用》、《老中医经验》、《证治集粹》、《证治探讨》、《中医护理》、《新药展示》、《医生评药》、《神州药房》、《诊疗警示》、《医师笔谈》、《民间医生》、《临床护理》、《医院管理》、《中医保健》、《综述》、《杏林人物》、《杏林新秀》等20多个主要栏目。杂志具有实用、新颖、兼蓄、多彩的特色,已成为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的中医畅销杂志之一。现发行面已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并辐射到美国、日本、马来西亚和台湾、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稳居全国前列。本刊大16开,彩色精印,2010年为72页,每期订价5.50元。半年价33.00元,全年价66.00元。邮发代号78-100,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0-1056/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4-2814。全国各地邮局均可预订,脱订者也可直接向杂志编辑部办理邮购。刊社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太平洋广场B座14-7。邮编:400015。联系电话:023-63736801(编辑部)、63846413(广告部)、63720745(办公室/传真)。凭订阅单复印件投稿,同等条件优先选用。欢迎各医药单位、院校、厂家刊登宣传品和广告,有关事项请电话联系(023-63846413)。
孕期补钙全攻略:分阶段补钙方法与实用建议
时间:2025-05-22 10:28:59
一、孕期补钙的“黄金时间表”
孕早期(0-12周):这时候宝宝还是颗“小豆芽”,每天需要800毫克钙。重点放在食补,比如早晚一杯牛奶(约300毫升)就能提供300毫克钙,相当于一天1/3的量。别小看芝麻酱,一勺10克就有约117毫克钙,拌面条、蘸馒头都香得很。
孕中期(13-27周):宝宝开始长骨头了,钙需求涨到1000毫克/天。这时候光靠吃可能不够,医生可能会建议加钙片。比如喝牛奶反胃的孕妈,可以选钙含量高的咀嚼片,一片含500毫克钙,一天两片就达标,还不用吞大药丸。
孕晚期(28周-分娩):冲刺阶段需要每天1200毫克钙,相当于4盒250毫升的牛奶+半盘炒油菜。这时候很多妈妈会抽筋,别硬扛!中国营养学会明确说,这个阶段钙不足会影响妈妈骨密度,甚至哺乳期的乳汁质量。
二、食补:吃得巧比吃得多更重要
奶类王者:牛奶、酸奶、奶酪都是“钙中贵族”,吸收率高达32%。乳糖不耐的孕妈可以试试舒化奶或酸奶,比如200克老酸奶≈208毫克钙,还能调节肠道。
海鲜和豆类的隐藏技能:虾皮别直接吃!抓一把煮汤或蒸蛋,钙含量秒杀牛奶(每100克虾皮含991毫克钙)。豆腐要选卤水或石膏点的,一盒嫩豆腐≈164毫克钙,相当于半斤油菜。
蔬菜里的补钙黑马:绿叶菜能补钙很多人不知道。比如炒一盘雪里红(230毫克钙/100克),钙含量比排骨汤高好几倍。记住先焯水去草酸,不然钙就“锁”在菜里出不来了。
三、钙片怎么选不踩坑
挑钙片看三个数:元素钙含量、维生素D搭配、吞咽舒适度。比如某品牌碳酸钙每片含600毫克元素钙,搭配100IU维生素D3,嚼起来像薄荷糖,比需要喝大量水吞的钙片更适合孕吐严重的妈妈。
液体钙是智商税吗? 其实液体钙和固体钙的吸收率差不多,关键看成分。葡萄糖酸钙口服液虽然喝着方便,但一支10毫升只含90毫克钙,要喝6支才抵得上一片钙片,性价比不高。
四、这些细节让补钙事半功倍
维生素D是钙的“搬运工”:每天晒20分钟太阳(树荫下也行)能合成VD,阴雨天吃个鸡蛋黄(含1.1微克VD)或遵医嘱补充剂。
分次补效果更好:一次补500毫克钙的吸收率比一次补1000毫克高20%,可以把钙片掰两半,早餐后和睡前各吃一次。
避开“偷钙贼”:可乐、汉堡里的磷酸盐会抢钙,菠菜、竹笋的草酸会绑住钙,吃这些食物间隔2小时再补钙。
举个具体例子:孕晚期的李姐,早餐喝豆浆(含钙约100毫克)+芝麻酱馒头,午餐吃清蒸鱼(连骨吃)和蒜蓉油菜,下午加餐酸奶,晚饭后吃钙片,这样七七八八加起来轻松突破1200毫克。
最后唠叨一句:孕期补钙是个技术活,抽筋了别自己硬撑,腿肿了也别狂补钙,定期产检听医生的,才能把钙补到刀刃上。毕竟咱们要的不是“钙片当饭吃”,而是妈妈舒服、宝宝结实的双赢结局啊!